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脱离表情包
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脱离表情包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2-13 08:48:12 【字体:小 大】表情包是近成己牛小犇的“护盾”。不好意思和喜欢的受访生表示自女孩直接表白,他发去一张表情包——卡通形象派大星的大学一只手友好地伸出去,图上“交个朋友”的离表字样被划掉,改成了小小的情包“谈个恋爱”。“这样万一人家不同意,近成己就可以也回一个表情包,受访生表示自就当这是大学个玩笑,两个人也不至于太尴尬。离表”
吴亚坤的情包收藏夹里整整齐齐排列了616个表情包。“调节沟通节奏”“活跃聊天氛围”……几百个表情包各司其职,近成己充分满足着吴亚坤不同情境下的受访生表示自聊天需求。在她看来,大学表情包有助于自己的离表情感表达,如今已俨然成为社交中的情包必需品。
从互联网的第一个表情符号“:-)”到如今风靡一时的“玲娜贝儿”,其间跨越了39年。1982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创造了微笑符号“:-)”,在由文字字符长时间“统领”的在线交流场域打开了全新的想象力空间;而横向表情符号“颜文字”的出现,又将网络符号的表情达意功能往前推进了一步。emoji在1999年接过接力棒,促使表情由字符组合转向图形化;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学王卯卯创作的“兔斯基”系列表情,则标志着表情包正式走入“动态时代”。
随着各类自制表情在互联网上的逐一亮相,表情包逐步成为在线社交场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4351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41%受访大学生经常使用表情包,10.25%有时使用,1.79%很少使用,仅有0.55%受访者完全不使用表情包。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脱离表情包:“没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灵魂。”
借图达意,表情包成为社交领域“副语言”
大约在读初中时,牛小犇就开始在聊天、社交网络评论中使用表情包。大学有了自己的手机后,线上沟通成了常态,表情包也开始“占领”他的聊天界面。两年前,牛小犇还在读大学,那时他的表情列表里清一色都是熊猫头、金馆长、火柴人、爆漫这类黑色线框、画风“潦草”的图案,画上配的文字也多是调侃、讽刺。“当时表情包主要用在和同学、朋友之间斗图、互怼。”而现在,已经研二的他风格180度大转弯,猫猫狗狗、卡通形象类可爱表情包占据上风。这一来是因为表情包的种类越来越多,“也因为年纪比较大了,该‘装可爱’了”。有别于以前常常参与群聊,现在和导师、朋友的一对一聊天更多,这样的环境也让他不能像群聊中那样“张扬”,表情包的“可爱风”逐渐取代了“犀利风”。
学者李玮在《中国网络语言发展研究报告》中写道:“表情包是互联网时代社交领域的副语言,它的出现以及流行宣示着表情这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独有符号化沟通方式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
从台式电脑到智能手机,表情包的身影从未缺席。中青校媒调查发现,15.88%受访者从小学便开始使用表情包,45.16%在初中开始使用,表情包出现在29.97%受访大学生的高中时代,8.09%表示自己大学才开始使用表情包。表情包流动在各类社交场景之中。结果显示,72.72%受访大学生会借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情绪,63.57%认为表情包便于表示友好,60.49%受访者习惯通过表情包缓解尴尬。
今年大三的吴亚坤也是一位表情包“资深用户”。“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到现在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回忆起表情包使用史,吴亚坤表示自己见证了表情包普及化、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印象中3G时代的表情包加载特别慢,4G出现后加载速度就快了,使用表情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她看来,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为表情包的变革提供了基础。
暨南大学博士刘汉波研究指出:表情包的发展和普及并非偶然,表情包的流行断然不是偶发的和随机的文化现象,而是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嬗变和社会世俗化等合力下的权力转换。其成长史与互联网的发展史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表情包的历史是互联网历史的一个分支。
从前总是在聊天中收藏表情的牛小犇,现在有了更多获取表情的渠道。在各种平台看到有意思的图片、动图,他就保存下来上传到聊天软件;他有时也会给一些特定的亲朋好友制作表情包,比如“某某最棒”。
当互动交流的渠道被打通、图像制作技术门槛随之降低,人们便可以自行制作表情包,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来建构表意更丰富、代入感更强烈的对话场景。中青校媒调查发现,76.21%受访大学生曾自制过表情包。
牛小犇的一位同学便是班里的“表情包生产厂家”,“他特别善于观察细节,有时候会做一些调侃表情包,比如把同学的脸替换到熊猫头表情上,再配上他们的口头禅,这些就会成为全班收藏的表情包。”
图胜千言,既是“润滑剂”亦是“圈层密码”
假如有一天表情包全面下线,沈心怡可能不太能接受。在她看来,表情包是她在线交流中的万能工具包。相比于趣味性,她更重视表情包的功能性。在沈心怡的认知中,表情包是非语言交际的一部分,能够高效完善自己线上沟通时的言语缺失。“有时候表达不够充分,为了避免对方误会,就会赶紧发一个表情包。”这样用于表示友好、缓解尴尬气氛的表情包,沈心怡的社交软件里有上百个。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54.79%受访大学生热衷于分享和收藏表情包。78.05%受访大学生认为表情包相较文字表达的情感更为充沛;64.49%受访者通过表情包表现自己的热情和善意,拉近社交距离;62.58%将表情包作为自己的“快乐源泉”。
“我太菜了,带带我。”找学长、同学帮忙时,牛小犇会附带一个自嘲的表情包。在他看来,过度严肃的语气并不适用于熟人之间的聊天。有了表情包加持,就能把“板正”的对谈转化成好兄弟间的打趣。“说几句平常不好意思说的玩笑话,也无伤大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在《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一文中分析,在基于表情包的表演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柔化、夸大、伪装、敷衍等表演情形。其中“柔化性表演”,指的便是一些表情包可以将人们的棱角柔化,有可能瞬间让人变得亲和、接地气。“多数表情包都具有动漫风格,这就使得它们自带气氛调节功能,能拉近交流双方距离,为交流创造亲切、轻松的气氛。”中青校媒调查显示,73.16%受访大学生喜欢可爱类型的表情包。
前段时间的线上面试中,沈心怡便感受到了表情包的“温柔魅力”。面试官在发来一段冷冰冰的文字后配了一个“狗头”的表情,“严肃氛围的瞬间就被‘中和’了。”她的紧张、压抑情绪消失了一大半,“整个面试环节轻松很多。”沈心怡坦言,表情包的调节气氛的功能在屏幕对屏幕的无声、无肢体动作、无眼神、无表情交流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基于表情包的交流,很多时候也成为文化上的试探与“接头”。当双方发现彼此有着共同的“密码”时,会产生群体认同。牛小犇见过一些B站Up主制作自己的表情包,喜欢他们的粉丝可以免费下载。当这些Up主开直播、发视频时,他们自己的表情包就会频繁被粉丝发在评论区。牛小犇的收藏夹里还有一些专门用在动漫社群的表情包。这些小表情作为“圈内人”的暗号,在小范围内流通。“表情一般都以群成员熟悉的动漫人物为主角,因为我们都了解表情包上定格的瞬间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能理解这些表情的含义,使用起来就比较有意思。”
彭兰通过研究分析,除了年轻群体的总体文化属性外,不同的表情包还可能会折射出各种亚群体的文化。“很多表情包是在特定的社区或群体中产生与传播,或代表了特定群体的兴趣与趣味,也可能与某些群体的集体记忆相关,因此,一些表情包中还加载了亚群体文化的密码。”即使是90后、95后、00后这些同属年轻人群的群体,在使用表情包时也会有差异,而不同文化取向的群体,也会有不同的使用偏好。在一些群体也会出现自己独有的小众表情包。“当发现对方和自己有同类型表情包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把对方看作自己人,产生亲近感。”吴亚坤说道。
扬长避短,表情包是否还有“无限可能”
即使认可表情包的功能性与趣味性,但沈心怡依旧认为频繁使用表情包、“尤其是斗图”等行为不够妥当。“反而会打破交流群内原有的秩序。”在沈心怡看来,表情包的过度使用是对群内不参与“斗图狂欢”的人的一种打扰,“如果有刚刚发布的信息,就很可能被淹没在表情包的海洋里。”
彭兰在论文中指出,“斗图狂欢”像是基于表情包的“夸大性表演”,“有些时候表情包或许是真实情绪的一种夸大。它与互动中的表演需求相关,很多时候这是为了在互动、特别是群体互动(如微信群)中,引起他人的注意,有时甚至会变成一种暗地较量的方式。”
吴亚坤同样不认同表情包的过度使用。“过度使用表情包容易导致信息沟通不顺,缺乏深度交流。产生一种对方在敷衍自己的感觉。”吴亚坤和一位学生组织的师弟交流时就曾产生过这样的困扰。在忍不住和师弟沟通这件事后,吴亚坤得到了“有表情包为什么要说话”的回复。“我并不认可这种行为,表情包无法替代文字成为沟通的主要内容。”
在沈心怡看来,表情包使用时需要考虑使用的聊天场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代际沟通时这样的问题就更容易显现,也许你的长辈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你通过表情包所传递的内涵。”
85.31%受访大学生认为相较于之前,表情包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谈及表情包的发展,沈心怡表示,表情包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回忆过往的“爆款”表情包,窥见当时的社会热点。“不过,再好玩的游戏,时间久了也会腻。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表情包不断革新、规范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表情包从网络走进现实,如果来对了场景,幽默感还会成倍放大。牛小犇看到过一则视频,拔河比赛上,一方队员把金馆长、熊猫头表情做成面具,戴在头上,引得另一方大笑不止,毫无还手之力。
2018年,墨西哥首度举办了一场以表情包为主题的博物展——“Museo del Meme”。在展厅里,悲伤蛙、暴走漫画等火爆一时的“鬼畜”表情包被塑成雕塑,一些草率勾勒的图案和影视作品截图,被装裱进精致的画框。看着这些展品的照片,有网友“恍然大悟”:“三星堆的青铜器可能就是古蜀人的表情包?”也有网友跟着接茬:“说不定再过几千年,未来的人挖出了(表情包博物展上)这些雕塑,还以为我们就长这样。”
这一展出的策划者介绍,此前他们已为这个展出准备了10年之久,而这10年,也是社交网络走向繁荣的10年。
牛小犇亲眼见证表情包正走在一条百花齐放的大道上。“如果能把过去十几年的表情包话语变迁做精细的整理,做成一个展览,比如哪年流行什么‘梗’,哪年哪个系列的表情包最流行,那我一定会去看看,一定满满的都是回忆。”在他的想象中,他可能从头到尾都在感叹:“这不就是当年的那个它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牛小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罗希 毕若旭 程思
(责任编辑:热点)
-
GEEKS RULE推《某种物质》联名T恤 小岛秀夫代言超酷
关注小岛秀夫的粉丝们应该注意到了,除了特别冷的天气,这位游戏开发大师特别喜欢穿T恤,日前创意机构GEEKS RULE推经典恐怖悬疑新片《某种物质》的联名T恤,居然邀请小岛秀夫代言,看上去超酷非一般气质 ...[详细]
-
来“三博会”论道:品牌如何撬动县域经济腾飞_南方+_南方plus徐闻菠萝、新会陈皮、茂名荔枝、湛江金鲳鱼……近年来,广东持续大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耳熟能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越 ...[详细]
-
封路作业公告为切实做好除雪融冰工作,保障城市道路畅通和居民出行安全,根据城区除雪融冰作业需要,将于2月7日对城区主次干道采取错时封路交通临时管制。具体时段划分如下:一)6时至10时拟封闭路段:潜阳西路 ...[详细]
-
投資寶可夢卡牌也可以致富,你一定沒想過的5種高報酬蒐藏品|天下雜誌
主流的投資方式不過就這幾種:股票、債卷或許再玩一點期貨。多數人選擇投資股票,但其實還有很多非主流的投資方式。有些人買玩具,有些人買球鞋,而且先別笑,它們的回報比你想像中還要可觀。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 ...[详细]
-
河南未来三天雨水不停歇 雾和霾5日渐消散发布时间:2017-06-17 16:07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2017年第一个工作日,早起打开窗,顺便看一下大郑州街景,再次感受到了全面沦 ...[详细]
-
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内容医疗服务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项目说明、执行价格、医保属性等相关信息药品价格公示内容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剂型、规格、计价单位、销售价格、生产厂家等, ...[详细]
-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累,使正常造血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组织,是临床较常见、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以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发病率较高。有报告显示,白血病男性患者死 ...[详细]
-
七旬老太火车站内突发重病 河南医生脱衣铺地施救发布时间:2017-09-13 11:04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王运明时常收到患者送来的花束,谈起救人,他说都是身为医生应该做的。 核心提示丨7 ...[详细]
-
12日NBA:卡佩拉受名宿特训 篮球名嘴邀邓肯解说发布时间:2016-10-29 11:30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卡佩拉 北京时间7月12日,NBA已经进入休赛期,而在赛场内外,也 ...[详细]
-
【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河南高速货车分时段收费政策“满月” 车主受惠2638万元
【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河南高速货车分时段收费政策“满月” 车主受惠2638万元发布时间:2017-09-11 16:34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本报讯记者董娉)截至9月1日早晨6时,我省在 ...[详细]